包含标签 "记录" 的所有文章。
从 Typecho 到 Astro:简单的博客搬运记录
最近觉得博客有点太空了,想来想去,干脆把以前 Typecho 上写的老文章搬点过来,凑个热闹。
虽然当年写的那些东西现在回头看,随意、碎碎念,甚至有点不忍直视,但怎么说呢——也是某个阶段的记录吧,删了反而可惜。
为了搬运方便,我写了个简单的小脚本,可以批量把 Typecho 的文章导出成适合 Astro(或者其他静态博客系统)用的 Markdown 文件,还能自动加上 YAML front-matter。
说白了,就是偷个懒,不想一篇篇手工复制粘贴。
顺手扔到 GitHub 上了:
https://github.com/Boysoc/typecho-to-markdown
这个脚本可以:
- 直接从 Typecho 数据库导出文章
- 批量生成 Markdown 文件
- 自动添加 front-matter、整理标签和图片
- 支持拼音 slug,兼容 Astro、Hexo、Hugo 等
对需要搬博客或者备份的人可能有点用。如果你正好需要,可以拿去试试。
Hello Astro
跟着Cho大神一点点摸索,我终于搭好了这个静态网站。页面不复杂,功能也很轻巧,但这个过程却让我对技术的演进多了几分敬畏。
这个站是用 Astro 构建的,部署则靠 GitHub Pages。虽然访问速度谈不上完美,但胜在免费、稳定、够纯粹。更重要的是,它很可能会比我们活得更久。
也许多年之后,哪位未来的开发者在某个冷门备份中挖出它,会像我们看老唱片、翻纸质电报一样感慨,“原来当时的程序员,是这样在网页里留下自己的存在感的。”
写代码,有时候真的像在瓶中寄信,不知道谁会读到,但我们仍然愿意写下去。工具在变,语法在变,写博客的方式也在变,但有些东西没变——记录本身的意义。
这一页,就留给未来吧。
擦肩而过的光芒
翻出抽屉深处一张泛黄合照——那曾是与我最亲近的朋友,如今却早已音讯杳然。人生里似乎总有这样一些人:他们曾与我并肩而行,言笑晏晏,共享悲欢,却在某个街角悄然隐入人海。甚至有些人,明明约好了“下次见面”,却连一句告别都未曾留下,便各自消失在时光深处。
起初也曾怅惘,仿佛心中被剜去一角。后来才明白,这并非谁的无情,而是生活河流的必然流向。我们被命运裹挟着向前,各自驶入新的航道,遇见新的风景与同渡之人。每一次相遇都自有其时限,每一次相伴也自有其归途。
然而那些共同度过的晨昏光影,却从未黯淡。他们曾真切地照亮过我的某段路途,如星辰点缀夜空,纵然星辰终会隐去,光芒却早已融进我的血脉里。
感谢这多变的生活吧——它允许不同光芒短暂交汇,又慷慨地让那些瞬间成为永恒。我们不必执着于紧握每一束光,只需记得它们曾如何将我们的人生温柔照亮过。
生命里最深的印记,往往不是永不熄灭的火焰,而是那些短暂却明亮的擦肩而过。
这样的一个blog,勉强算是开通了吧
这个新博客,算是亮起了一盏灯。
面对这片空白,心情有些复杂。更早的那些字句,像沉入深水的锚,连同承载它们的旧船,早已寻不见踪影。既已沉没,便任其归于寂静吧。
这里,是一方新的天地,虽然此刻还简陋。我会用时光和文字,一寸寸把它填满。等你来。
近来日子被填得太紧,更新怕是要像蜗牛踱步。至于模板,心里的草图有了,只是还腾不出手去搭建——暂且如此吧。
最后一个月了,倒计时的沙漏流得飞快。且等暑假,等那大把的时间涌来,再好好收拾停当。
梦到大学城里的人
昨夜竟又梦回大学城了。
梦里见到了张冠成,还有一个长得酷似易天的家伙。张冠成还是老样子,手指敲着他那台IBM笔记本,嗒嗒作响——只是梦里听说,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守着维修小店的技术员,摇身一变成了作家,笔名还改叫“张中雨”了。想想真是恍然,离开那片喧闹拥挤的大学城,竟已快六个寒暑。梦里他们的脸却如此清晰,名字也脱口而出,仿佛昨天才道别。
常耍滑头的老板易天,埋头技术的张冠成,萍乡来的好兄弟易海斌和李敏,总像大姐姐一样照顾人的长春姑娘李桂凤,还有福建的张栋梁……记忆一下子涌上来。还有那个我们蜗居过的小村子,那间拥挤却充满故事的小屋,那里埋藏着一切的开始。只是那时的我啊,懵懵懂懂,眼睛里只装着眼前那点事,看不清也抓不住未来的影子,现在想来,多少有点傻气。
梦还在继续。我不知为何穿了件从不会碰的坎肩,在街上晃悠。迎面竟碰上了乔乔、二猪和崔崔!那一瞬间,几乎是本能地想躲开,想装作没看见。大约是因为坎肩下,肩膀上那道旧年留下的疤痕吧,总是不愿让故友瞧见。可朋友终究是朋友,你假装没看见,他们却真切地看见了你,那声熟悉的招呼,是无论如何也躲不掉的。只是奇怪,向来不穿坎肩的我,那会儿怎么就穿着它,大剌剌走在街上了呢?
这些人啊,一别经年。有的散落在天涯,断了音讯;有的或许只是阴差阳错,再未得见。时间推着人往前走,记忆却固执地留在原地。只盼着,若真有重逢那天,你们可别装作认不得我这张脸了。